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医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41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1.基本要求 来稿要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名词术语规范,标点符号正确。凡涉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文稿,均应由单位签章以证明内容属实;临床研究类论文需提供伦理学审查相关文件。
2.题目 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字符、代号、简称、俗称以及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3.署名 每位作者姓名后要有工作单位及所在地邮政编码。文末请附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历,学位,职称,专业学会任职,从事专业或研究方向,同时在稿件上注明电子信箱和电话等联系方式。 论文署名由全体作者在投稿前共同商定,投稿后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变更时须提交该论文产出单位以及全部作者同意署名变更的书面文件。
4.摘要 来稿应附中英文摘要,以200~500字为宜,其中理论稿或综述类稿件为指示性摘要,临床及实验研究类稿件为结构式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项表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
5.关键词 来稿请给出5~8个中英文关键词,力求准确、规范。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6.图表 应具有自明性,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对图表要精心设计和绘制,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片要清晰,对比度好;表格请用三线表。图片和表格均应有图题、表题和必要的图注、表注。
7.计量单位 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所有生化指标尽量按国际单位制,如中药处方中的用量单位全部用“g”表示(引用古代文献时例外)。
8. 数字和统计符号 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数字实行三位分节法。统计符号根据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规定:
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斜体小写s表示;
②标准差用英文斜体小s表示;
③T检验用英文斜体小写t;
④ 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
⑤卡方检验用希腊文斜体小写χ2;
⑥相关系数用英文斜体小写r;
⑦自由度用希腊文斜体小写γ;
⑧样本数用英文斜体小写n;
⑨概率用英文斜体大写P。
9.参考文献 以与文稿内容密切相关的较近期著述为主。文内于引用处按顺序以右上角码注明,文后对应列出其出处,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全部责任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
如:[1]赵时鹏,李玲孺,陈禹,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探讨[J].中医学报,2018,33(10):1949-1951.
2)书籍:[序号]责任者.书名·卷[M].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迄页.
如:[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0-86.
中医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中医学报杂志发文量
中医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方剂解郁通络汤,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末、第4周末进行HAMD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90.63%,对照组有效率为71.86%,......
作者:李春华;顿秀茹;吴海艳;武春颖;刘淑琴 刊期: 2014- 01
-
克罗米酚配合中药对子宫内膜及妊娠率的影响
观察克罗米酚配合中药对子宫内膜和妊娠率的影响,在其促排卵的前提下,不仅能减少其对子宫内膜和妊娠率的影响,还可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06- 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红参20g,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10g,射干12g,紫菀15g,款冬花15g,白果10g,沉香15g,海浮石30g,桑白皮15g,细辛10g,川贝母12g,炙甘草10g,瓜蒌15g,知母15g,鱼腥草20g,蛤蚧......
作者:胡瑞霞;胡瑞华;秦淑芳 刊期: 2013- 10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者85例,按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肺部体征恢复的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能明显缓解急性支气管炎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缩短病程.......
作者:巫浣宜;郭玉红;巫熙南 刊期: 2013- 09
-
雷火灸刺激华佗夹脊穴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雷火灸刺激华佗夹脊穴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雷火灸规范化治疗加基础药物,对照治疗Ⅰ组采用普通艾灸法+基础药物治疗.对照治疗Ⅱ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躯体功能.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活动度比较除胸廓活动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治疗Ⅰ组,对照治疗Ⅰ组优于对照治疗Ⅱ组......
作者:杜婷婷;丁炜 刊期: 2017- 11
-
五味消毒饮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五味消毒饮抑制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人表皮癌A431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将五味消毒饮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研究组,于培养细胞后的24h、48h、72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观察A431细胞形态,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的Bcl-2、Bax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状况进行分析......
作者:谭文英 刊期: 2018- 01
-
意境作业安神解郁的心理效应分析
意境作业是中国传统心身训练方法,将良性的思维主题通过意识的主动加工,转化为意境,进而使其身心融合于良性的心理和谐状态,以调整不良的心理情绪.意境作业的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作业的过程,即将外在的景,结合自身的需要,既有情感性的,又有情绪化的,还有理想化的,进行充分的意识加工过程,这是一个性化的作业过程;二是心理作业的结果,即通过心理作业的过程形成一种在内符合心理需要、在外符合社会需要的心理境......
作者:魏玉龙 刊期: 2014- 04
-
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目的:系统回顾近年来对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治疗的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综述近年来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各种治疗方法的新研究进展.结果: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分期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有利于病情的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伦广;姜劲挺;安文博;孙乐伟;刘宗权 刊期: 2013- 05
-
三联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HID)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力平衡失调,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髓核突出而引发的病症.1998~2002年,笔者采用三联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收到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东方;姚青松 刊期: 2003- 05
-
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强的松、消炎痛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
作者:郑仲华 刊期: 2014-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心与小肠相表里”浅释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 3 宁心开窍胶囊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 4 心痹汤治疗胸痹心痛(心绞痛)186例
- 5 “宫廷正骨”手法结合“骨科熥药”烫熨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 6 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影响
- 7 肝纤维化中医药治疗临床探讨
- 8 中医对卵巢早衰的认识及防治思考
- 9 伤寒论评话第8章治表解肌调营卫,治里补中和阴阳——桂枝汤主治证及其禁忌
- 10 扁鹊故里(长清)人对扁鹊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程度调查
- 11 张洪义教授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
- 12 茵陈蒿汤联合己椒苈黄丸加减治疗肝硬变腹水临床研究
- 13 孙玉信教授运用麻杏苡甘汤治咳探微
- 14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 胰腺癌中医临床治疗研究概况
- 16 杏苏平喘散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 17 白蚀丸联合中波高能紫外线照射对白癜风模型豚鼠血清补体及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
- 18 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测评工具的研制与评价
- 19 火麻仁油对复方地芬诺脂致便秘模型小鼠血清及脑NO及胸腺组织学的影响
- 20 从肾虚邪伏探讨老年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