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医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41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医学报杂志2011年第7期文章
  • 黄芩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液AngⅡ及肾脏TGF-β1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黄芩苷通过修复足细胞损伤防治DN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单次腹腔注射法建立DN模型,并随机分为DN模型对照组和黄芩苷治疗组,另设空白对照组.黄芩苷治疗组腹腔注射黄芩苷水溶液40mg/kg,DN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注射用水1mL/只,干预42d后,所有大鼠眼眶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

    作者:苏宁;赵平;佘燕玲;周乐全;杜标炎;罗惠;郎建英 刊期: 2011- 07

  • 滋阴清热方对缺乏淋巴增殖基因狼疮鼠CD4+CD25+T细胞亚群及Foxp3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方对缺乏淋巴增殖基因狼疮鼠CD4+CI25+T细胞亚群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MRL/lpr小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模型组、滋阴狼疮方治疗组(中药组)、强的松治疗组(西药组)、滋阴清热复方+强的松治疗组(中西药组).另选用昆明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连续用药10周后,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I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及CD4......

    作者:金培志;赵跃凤;禤国维;郭岱炯 刊期: 2011- 07

  • 从三焦辨证小议狐惑病

    目的:运用中医三焦辨证探讨狐惑病的机理.方法:从狐惑病的发病部位、经络循行,涉及的脏腑心、肝、脾、肺、肾和胃、胆等进行理论探讨,并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与结论:运用三焦辨证理论,辨析狐惑病,治疗上焦肺胃病多采用轻清疏散之法,如菊花、桑叶、蝉蜕、鱼腥草等;中焦脾胃病变多采用清热除湿之法,如厚朴、滑石、车前子、白豆蔻、藿香等,湿热并重则二者兼用;下焦肝胆病变多采用清泻火热、清热利湿之法,如栀子、柴胡、......

    作者:阳伟红;杨玥;王卫 刊期: 2011- 07

  • 痛风病浅释

    目的:对痛风病的病名、病因、病证、治疗进行考释.方法:查阅古文献及现代文献,对关于痛风病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结果:痛风病具有中医学风、火、温、毒四大特征.发病率上升与国人饮食结构改变,过食高脂、高蛋白、高嘌呤食物有密切关系.治则当以清燥、化湿、解毒为主,痰湿祛则气化津生,燥热除则风毒自消.结论:痛风病的治疗应从清解燥热入手,应用痛风三妙散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郭云协 刊期: 2011- 07

  • 《包氏喉证家宝》与包氏家传吹药

    目的:探讨秘本《包氏喉证家宝》及其包氏家传吹药.方法:研读《重纂包氏喉证家宝》的原文,归纳、整理、分析所列喉科特效方剂.结果与结论:包氏喉科秘授及其家传吹药的制用对后世医家治疗喉科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相鲁闽 刊期: 2011- 07

  • 《伤寒论》针灸禁忌探讨

    目的:探讨《伤寒论》针灸禁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伤寒论》中涉及针灸禁忌的条文进行分类探讨.结果:《伤寒论》中针灸禁忌内容涉及各种误治导致变证、产生机理、调治方法和预后.结论:从历史的角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针灸禁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程宾;董晓斌 刊期: 2011- 07

  • 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效应与机制探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效应与机制.方法:研究近年来中医药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效应与机制方面的理论及科研成果.结果:部分中药及其提取物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方面效应明显,机制明确.结论:深入挖掘中医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优势和潜能非常必要.......

    作者:杨峰;高启龙 刊期: 2011- 07

  • 丹参(冻干粉针)结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针)结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冻干粉针)结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用唑来膦酸治疗.结果:两组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分比较,生活质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

    作者:黄智芬;杨泽江;刘俊波;黄常江;邓朝明 刊期: 2011- 07

  • 针灸加服中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慢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针灸治疗组、中药组、针灸加中药组、对照组.结果:针灸加中药组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针灸与内服中药配合,对慢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疗效十分显著.......

    作者:石镇东;毛军民;孙金凤 刊期: 2011- 07

  • 脉络宁硬膜外注射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注射配合手法复位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病例的疗效.方法: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硬膜外注射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疗程21-28d,治疗前及治疗后ld、7d和疗程结束后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常规组有效率、优良率分别为97.14%、71.43%和77.14%、42.86%,差异均有显著性......

    作者:刘益善;柳霞;马新平 刊期: 2011-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