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医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41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医学报杂志2013年第8期文章
  • “扶正气”及“祛毒邪”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之“虚”与“毒”的探讨

    目的:探讨“扶正气”及“祛毒邪”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之“虚”与“毒”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总结前人学说及相关文献中有关“正气”与“毒”的涵义、结合临床MDS的病因病机与中医的临床证治特点,探讨“扶正气”与“祛毒邪”治疗机理.结果:MDS是一种异质性的难治型恶性血液病,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把握MDS患者的个体差异,病情的轻重缓急,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结论......

    作者:姜一陵;陆嘉惠 刊期: 2013- 08

  • 中医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现状

    目的:探讨中医证候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角度对代谢组学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代谢组学的中医证候研究概况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结论:代谢组学能反应中医证候的即时性、动态性、整体性等特点,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

    作者:王娟;谢世平 刊期: 2013- 08

  • 高等中医院校PBL教学法探索

    目的:探讨高等中医院校PBL教学法改革.方法:针对中医教育实行PBL教学缺乏教学师资、学生难以适应、教师培训不够、硬件设备不足的现状,在PBL教学法实践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创新,将国外传统模式的PBL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每个PBL教学案例中设立了“主导内容”和“辅导内容”两种结构.结果:通过改革使PBL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的运用更加切合实际,符合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国情,促使PBL教学法在中医教育中全......

    作者:崔书克;朱现民 刊期: 2013- 08

  • 中医药防治抑郁症临床文献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抑郁症临床文献的用药规律.方法:对197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上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防治抑郁症临床文献中有明确的药物组成及剂量的方剂进行药物统计分析.结果: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物以补虚药为常见,使用864次占总用药频次的23.9%,其他依次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安神药等;药物四性以温性药物使用频次高1416次,占39.2%;药物......

    作者:许二平;赵少英 刊期: 2013- 08

  • 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平乐正骨传承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讨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平乐正骨传承人才的可行性.方法:平乐正骨传承实验班(简称平乐班)是河南中医学院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开办的培养中医传承型人才的三个实验班之一.平乐班依托平乐正骨优势资源,通过高校与医院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强化基础、立足传承、系统完整、实用管用”的原则构建平乐正骨传承人才特色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结果:中医学(平乐班)......

    作者:张大伟;李建生;杜天信;郭艳幸;张健锋;李沛;许国防;牛伟刚;郑玉玲 刊期: 2013- 08

  • 中医药对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干预慢性痰病危险因素的必要性.方法:从慢性疾病控制现状、慢性疾病的定义和特点、中医药防治的优势、慢性疾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存在问题等5方面展开论述.结果:将系统科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有机地融入中医药学对慢性疾病防治的研究.结论:中医药对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有其独特的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药临床中的经验和原则,在慢性痰病防治中起积极作用.......

    作者:李欢;侯江红;田春贤 刊期: 2013- 08

  • 人参皂苷Rg3合用青蒿琥酯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合用青蒿琥酯(R-A合剂,1:1)的抗肿瘤活性.方法:MTT法观察R-A合剂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小鼠接种S180肉瘤,分为5组,模型组、R-A合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灌胃200mg·kg-1、100mg·kg-1、50ng·kg-1,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ng·kg-1,给药10d后,各组称体质量和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

    作者:徐丽;曹军平;孙慧萍;李霞 刊期: 2013- 08

  • 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养正消积胶囊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为36.8%,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3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39.47%,对照组骨髓抑......

    作者:裴俊文;刘晓峰;付槟梵;孙太振 刊期: 2013- 08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化疗、营养支持、纠正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止呕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祛瘀化痰法治疗,方药组成:党参、灸黄芪、八月扎各15g,焦白术、丹参各12g,莪术、灵芝、陈皮、生甘草各10g,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怀山药各30g,3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有效率、生活质量、临床症状、不良反......

    作者:吕明 刊期: 2013- 08

  • CT引导下腹腔神经节毁损术结合中药治疗胰腺癌癌痛初探

    目的:评价CT引导下毁损腹腔神经丛结合中药治疗胰腺癌癌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影响止痛效果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0例胰腺癌患者均经临床三阶梯止痛效果不佳而行腹腔神经丛毁损术.行双侧穿刺者,每侧注入毁损剂无水乙醇10mL;单侧者注入无水乙醇15mL.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A组10例采用三阶梯止痛法治疗,B组10例采用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治疗,C组10例采用腹腔神经丛毁损及中药治疗.......

    作者:张忠贵;徐澄;王娴默;刘洁;丁军;肖林;陈爱萍 刊期: 201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