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医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41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医学报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程朱理学对明代新安医学的影响

    程朱理学是明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尤其在朱熹的故里古徽州,其影响更加深远.新安医家以古徽州为发源地,该地儒医相通,朱熹理学忠孝礼仪、义利观等儒家思想,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观点都是新安医家著书立论及从事医业的行为准则规范.程朱理学提倡的读书穷理、格物致知、克己复礼的思想,促使新安医家研究和阐发医理、推动学术交流并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作者:张倩;牛淑平;姚实林;曹健 刊期: 2015- 06

  • 命门学说复杂性科学机理探析之三——命门学说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康复模式的影响

    以性命双修为核心的中医传统养生康复法不仅是重要的治未病方法,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当首选的康复方法之一.其大特点就是通过充分发挥心为君主的主导作用,利用天人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从而培补肾命元气、疏通经络,促成机体生命系统的整体有序,进而发挥康复和养生的作用,其实质是对中医命门学说复杂性科学原理的自觉应用.......

    作者:张敬文;王凤;章文春;侯少静 刊期: 2015- 06

  • 从毒论治顽固性失眠

    顽固性失眠主要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属本虚标实之证,脏腑气血亏虚为其本,痰毒、火毒、瘀毒、郁毒等邪为其标,毒聚络损、神机不宁为其病理过程.治疗应标本兼治,根据主次缓急不同或以攻毒为主,或以扶正为主,铲剔浊毒,使邪祛神自安.......

    作者:马云枝;王珍 刊期: 2015- 06

  • 中医古籍对慢性传染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对传染病有急性、慢性之分,中医古籍中慢性传染病总的特点是变化多端,古人将这些临床多样性表现总归为“毒与虫并行”“虫蚀五脏”.虫致病有3个特点:传染性、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这3点也正是慢性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针对“虫蚀五脏”这一病机,中医古籍中对慢性传染病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治疗:一是治虫;一是治五脏.治虫是杀虫,即针对病因治疗,治五脏则是调养五脏.......

    作者:胡研萍 刊期: 2015- 06

  • 隋唐时期老年医学的发展与特点

    中医学对老年医学的认识肇始自《黄帝内经》,发展于隋唐,宋以后日渐成熟.期间,隋唐医家对老年医学理论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秉承《黄帝内经》养生理论,系统论述老年养生,强调老年病以防为主;另一方面,对老年病的病机及论治均有所发挥,开后世老年专科论治之先河.......

    作者:张瑾 刊期: 2015- 06

  • “天竺国按摩法”调身机理探究

    “天竺国按摩法”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就其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来看,基本属于个体的行为学动作或姿势的操作方法或套路,可以说属于导引的成分为著.调身是对身体姿势或动作的调节与控制,属导引的主要内容之一,“天竺国按摩法”调身机理的研究以原文为基础,通过对其身体部位名词及导引术中有关操作动词加以解析,将其中18式的独立导引动作,以放松至加强、局部至整体的套路编排技术,形成整套的导引术,用以加强其“治已病”和......

    作者:周正坤;胡庆川;魏玉龙 刊期: 2015- 06

  • 从“思则气结”论治抑郁症

    抑郁之病,关键在于多思,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切相关.思虑过度伤及脾运,致脾虚不能化生气血,形成五脏失其滋养,出现一系列抑郁躯体症状;思虑过度致气机郁结,致五脏气机紊乱,也是发生抑郁症的关键.因此治疗上从调畅脾胃气机升降着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牛学恩;任璐璐;闫明 刊期: 2015- 06

  • 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中医治法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但目前仍存在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不统一、抗癌及预防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抗癌效应不够强、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缺乏针对性以及缺少随机化、多中心、大样本、双盲的临床研究等瓶颈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

    作者:马梦雨;韩克起 刊期: 2015- 06

  • 虫类药物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

    肿瘤的发病多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气滞、血瘀、毒邪、湿聚、痰凝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络病学说为虫类药治疗肿瘤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虫类药为血肉之品、有情之物,性喜攻逐走窜、通经达络、搜剔疏利、无处不至,其效或破或消,直达病所,可攻解肿瘤之顽邪.但虫类药在治疗肿瘤疾病中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正确把握扶正与祛邪的尺度与平衡;②治疗肿瘤宜缓宜曲;③应用虫类药物应时时顾护脾胃;④根据病情灵活配伍各种治......

    作者:谭兆峰;齐元富;李秀荣 刊期: 2015- 06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减轻西医治疗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肿瘤复发风险,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另外,原发性肝癌分期越早,治疗效果也越好,因此加强原发性肝癌的普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斐斐;崔书欣;段晓芳;蒋士卿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