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医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41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医学报杂志2016年第10期文章
  • 情志因素与脾胃病关系浅探

    情志因素变化可引起五腑功能活动的异常,七情内伤,直接影响相应的脏腑,使脏腑的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然而根据五行的归类及生克制化乘侮关系,情志异常对五脏的影响终均会导致脾胃相关疾病的产生.因此,治疗与情志相关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调理脾胃功能变化,以促进五脏病变的恢复,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作者:庞连晶 刊期: 2016- 10

  • 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早起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在继承《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循经感传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解剖的方法寻找与循经感传导线路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认为与经络相对应的组织器官就是血管.这与现代人从解剖的层面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是相同的,因此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早起于《黄帝内经》.......

    作者:张柳青 刊期: 2016- 10

  • 增液汤临床研究进展

    增液汤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主治功效已超出了润肠通便的范围,临床上广泛地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咽炎、喉炎、干燥综合征、便秘、肛裂等,在上能滋肺胃之阴,在下可滋肝肾之阴,另外还可入营分、血分,凉营清心,散结通络并且能通胃肠之结滞.但万变不离其宗,临床用药中应紧扣其滋阴润燥的特点,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

    作者:刘鸣昊;段卫娜;张振凌 刊期: 2016- 10

  • 孙思邈养生思想探讨

    孙思邈继承传统中医的养生理念,在道家修德以保身以及吐故纳新思想的影响下,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养生重德、依食摄生、食养为上、节欲保精、动静结合等为核心的养生之道,与《黄帝内经》养德宁性、顺其自然的修身原则一脉相承,对后来养生保健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宋青坡;王鑫;高希言;潘富伟 刊期: 2016- 10

  • 中医学“肾”的本脏功能和外延功能

    “肾”在中医学生理、病理中占有极为突出的位置.而中医学理论对肾的阐述既与解剖结构上的肾相关,又有更多与解剖结构上的肾不相统一的内容.故可将中医学肾分为“本脏肾”和“外延肾”.本脏上的肾之本体肾就是解剖结构,而“外延肾”则包括生殖系统和在分子水平上决定人体根本特征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等.将中医学肾的概念与物质基础相统一,将肾的功能与现代生命科学意义上的概念相统一,可以认识到:中医肾的阴虚、阳......

    作者:杨磊;张永忠 刊期: 2016- 10

  • 浅谈祛邪解病的途径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人体祛邪途径多端、表现形式多样,但总与官窍关系密切.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官窍为五脏所主,亦为五脏所使,五脏又各有其液.五脏之液和五脏所主之窍与人体疾病的病解途径关系密切,人体疾患向愈无不以五液为载体、官窍为通道.五脏、五液、官窍构成了中医的病解途径.......

    作者:赵志恒;穆超超;刘保红 刊期: 2016- 10

  • 肝阳虚为当归四逆汤证病机之本

    当归四逆汤证的病机当以肝阳虚为根本,兼有寒凝、血虚、血瘀的病理状态.寒凝、血虚、血瘀三者之间相互加重,反过来又影响了肝阳虚.当归四逆汤通过升肝阳、补阴血、温血脉、通瘀血的方法,对肝阳虚、寒凝、血虚、血瘀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打破了这种几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的病理状态,使得肝阳充足、升发疏泄功能正常,血液充盈,血脉温通流畅,则阳气通达于外,阴阳相互顺接、平衡,厥逆自然消除.......

    作者:刘赟 刊期: 2016- 10

  • 医意论

    在古代语境之中,意之本义只有两层意思:一是心意,用心去意察;二是意念,用心去意导.“医者意也”,即医理与思维结合,用心察病审机用药,而非无原则的以意念诊病行医.个别文学家甚或个别医家所描述的以意想推导治病,也有其客观的事实基础,极少凭空捏造.以当今思维去理解,意即是医者的思维,即把临床收集的资料加以综合、归纳、推理的临床思辨过程.......

    作者:邹勇 刊期: 2016- 10

  • 高血压病发病与岁运的相关性分析

    五运六气理论以阴阳、五行为纲目,以天干、地支为推演工具,用以阐释自然界、生命现象与人体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其理论实质是多角度、多层次运动变化特性的层析与集合,是中医时空关联性的良好体现.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与时间、空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在火运太过年份、水运太过年份和火运不及年份,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人数较多,而在平气之年其发病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在临床中可参考相应年份的运气变化,为高血压病的防......

    作者:陈震霖;张硕 刊期: 2016- 10

  • 以人为本是《黄帝内经》人文性的集中体现

    《黄帝内经》将先进的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天、地、人三才的整体医学模式,使其具备了鲜明的东方人文属性.在《黄帝内经》天、地、人医学模式当中,人位天地之中,是根本的因素,贯穿于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对当今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向哲 刊期: 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