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医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41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医学报杂志2016年第11期文章
  • 从民国期刊看恽铁樵儿科诊治特色

    恽铁樵是“文人通医”的典型代表,其根据多年的临床心得,创制了治疗惊风的“安脑丸”和治疗疳证的“除疳福幼散”;在小儿面诊法方面,提出了山根青筋与体质的关系;在对麻疹逆证的判断上,主张以宣肺、发表、解肌、透疹为根本原则;另外,对惊风前后的不同阶段,治疗上各有侧重,强调惊风前兆宜发汗,惊风已成用虫药,这些理论对当今中医儿科诊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志华;胡菲;袁久林;鲍健欣 刊期: 2016- 11

  • 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地位的变化

    1978-1990年,由于现代医学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认识不足,尚无特异性以及明显疗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经历代医家在漫长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类似疾病的理论及临床经验,在改善临床症状和部分生化指标上,其疗效优于现代医学,因此得到了国内医学界的认可及尊重,多次收录于《慢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指南),为当时防治病毒性肝炎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但1995年后推出的《慢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已基......

    作者:焦一鸣;王放;蒋玲霞 刊期: 2016- 11

  • 张从正治疗闭经、崩漏浅析

    张从正认为闭经及崩漏的病因为气血、津液之运行失常,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所形成的瘀血、痰湿、胞脉闭阻均为心火的病理表现;经水出诸肾,不论是瘀血、痰湿之湿邪,还是精血亏虚之虚证均与肾密切相关.因此临床治疗闭经、崩漏以清心火,益肾水为大法,针对不同的证候给予不同的治法及方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作者:许二平;卫向龙 刊期: 2016- 11

  • 儿科温阳治法浅议

    儿科温阳治法历来为诸多医家所攻讦,而对“小儿纯阳之体”的传统认识是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寒凉学派的学者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发病多从热化而表现为阳证,治以清热滋阴;温阳学派的学者则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无论阴阳均未充足,不耐寒凉攻伐,且强调“阳主阴从”,注重先后天阳气的固护和培育,在治疗过程中多以温补阳气为主.临床中唯有辨证地看待寒温之法,不偏执一家之言,从临证实际......

    作者:朱焕宾;王丽清 刊期: 2016- 11

  • “四位一体”辨治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津液生成不足和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肺、睥、肾是水液代谢和津液生成、输布的主要脏器,经脉是津液流通的主要通路.因此,治疗干燥综合征不仅要从津液的生成入手,还应从津液输布代谢失调与肺、脾、肾、经络的密切关系进行考虑,肺、脾、肾、经络“四位一体”辨证论治,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瑞林;李纪高;周全 刊期: 2016- 11

  • 从肺论治肛肠疾病临证体会

    肺与大肠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肺的疾病可引起肛肠病变,临床上治疗痔疮、肛裂、直肠脱垂、泄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均可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为原则,从肺着手,辨证而治.......

    作者:彭军良;陆金根 刊期: 2016- 11

  • 四物汤及其类方调治痛经规律探讨

    痛经的发生一方面责之血海空虚,胞宫失养,不荣则痛;一方面责之因虚致瘀,湿热,痰聚,寒凝等阻滞所致的不通则痛.虚易致瘀,瘀又易致虚,虚瘀缠绕,虚实夹杂,故而治疗上总以养血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方以四物汤及其类方加减治之,同时结合血寒、血滞、血热、血瘀、血虚等轻重偏差,予以灵活加减运用.......

    作者:王超玲;文颖娟 刊期: 2016- 11

  •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痰瘀郁毒辨治肺癌癌性疼痛

    周仲瑛教授辨治肺癌癌性疼痛,倡导“审证求机、辨机论治”,以病机辨证为核心,主抓肺癌痰、瘀、郁、毒、虚等病机要素,治以化痰软坚、行气活血、散结止痛、益气养阴等法,同时擅用片姜黄、鸡血藤、制南星、冬凌草等中药,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金路;王志英 刊期: 2016- 11

  • 范宏宇教授治疗肺癌临床经验

    范宏宇主任医师认为肺癌以痰、热、瘀、毒为标,肺脾肾亏虚为本,提出“辨证施治,综合抗癌”的学术思想.治疗上首重辨证施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合并症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法,同时临证注重中西医优势互补,攻补兼施,用药疗效卓著.......

    作者:闫京涛;李竹生 刊期: 2016- 11

  • 毒邪理论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毒邪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恶性肿瘤所产生的内源性毒邪是肿瘤进展和转移的中心环节.因此,解毒抗癌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具体分为清热解毒、健脾解毒和活血解毒三类,其中清热解毒法用于治疗毒热内结证,健脾解毒法用于治疗正虚毒盛证,活血解毒法用于治疗毒瘀内阻证.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证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昌林 刊期: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