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中医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899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41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36.00

杂志荣誉 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医学报杂志2019年第1期文章
  • 试论中医五运六气的科学内涵

    根据1700-2012年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全球流感大流行、一个甲子的地磁aa指数与疫病暴发等数据,分析运气理论和太阳黑子(或地磁)活动周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地磁变化规律与运用运气理论对流感大流行的预测结果一致.太阳黑子活动极值年或前、后一年和中医运气学说中太乙天符、天符年流感的发病可能都比较频繁、严重.此外,其他疾病的大流行,如猩红热、肝炎、莫斯科回归热、天花、小儿麻痹、痢疾......

    作者:杨美娜;范华;刘艳丽;庞靖祥;韩金祥 刊期: 2019- 01

  • 《黄帝内经》“膀胱”概念解析

    《黄帝内经》中“膀胱”在结构上是指下焦之下、以腹膜为其外壁的盆腔空间,其中包括含尿液的尿脬和腹腔液.“膀胱”所藏津液主要指腹腔液,它来自大肠、小肠分泌的水液,通过三焦特别是下焦的网膜结构聚积于盆腔的间隙空间中,再通过内脏的温度、压力等作用,变成小水颗粒,从腹膜等途径渗入膀胱经,后通过膀胱经的气化作用转运全身.故不应把《黄帝内经》中的“膀胱”与西医解剖同名之“膀胱”混为一谈.......

    作者:王燕平;张维波;李宏彦;叶丰瑶 刊期: 2019- 01

  • 基于“引火归元”理论探究肿瘤的治疗

    肿瘤具有“体阴用阳”的特点,肿瘤患者的体质多为阳虚质.温阳法是肿瘤的首要治法,温阳方法众多,但是在补阳的同时,肿瘤也得到了补充和滋润.因此,补阳而不壅滞,在补阳的同时减少肿瘤对阳气摄入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引火归元.取引火归元引阳下行之意,减少肿瘤对阳气的蓄积,增强肾脏对阳气的收纳,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人体的阳气也得到了补充.......

    作者:孙满强;周天;胡凯文 刊期: 2019- 01

  • 基于“络脉-玄府-内风”探讨风药抑制肺腺癌侵袭转移

    肺腺癌发生侵袭转移就是“络阻风动”的结果.络脉“亢、变、增”是玄府萎闭的前提,玄府萎闭是肺腺癌“络阻风动”形成的必然结果,而内风窜动是肺腺癌侵袭转移的关键所在.首先,风药辛香生脉,可升阳以降阴,从整体上调整机体阴阳失衡的病理状态.其次,络以辛为泄,可入血走络,使络通而复其用.风药的辛香开窍特性亦与肺之玄府生理特点相合,可助玄府通达闭郁,调节气机升降出入,令气、血、津、液有序运行.第三,风药辛润开玄......

    作者:王洮;夏梦蛟;李蒙丽;严然;祝捷 刊期: 2019- 01

  • 先秦至东汉时期中医情志医学理论溯源

    中医情志医学起源于先秦至东汉,与古代哲学中的情志理论密切相关.本文从“心”“性”“情”“志”4个方面对先秦至东汉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深入分析情志、心理产生的过程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认为“心”有识别和思维的功能,主要用于感受、认知外在的事物,可以进行思考、考虑;“性”即一个人的本性和个性,既具备先天的本性,又具备后天逐步培养起来的个性;“情”则为情绪、情感体验,是在“心”的识别和......

    作者:宋梧桐;李德杏 刊期: 2019- 01

  • 补肾活血法治疗不孕症评述

    补肾活血法可用于治疗卵巢、输卵管、子宫、免疫等因素所致不孕症患者.其作用机理包括①调节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②调节卵巢血流供应;③调节卵巢局部微环境;④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及发育;(⑤改善子宫着床微环境.但由于中药组方复杂、辨证灵活,研究人员各自为营、研究零散、重复性差,难以形成多中心、大样本、系统化的研究和标准化的遣方用药.故今后应根据有关证型的基础方药以及随证加减,形成标准化及量化治疗方案;进一步研......

    作者:钟志艳;黄冬梅;黄光英 刊期: 2019- 01

  • 缺血性脑卒中中药治疗进展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通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白细胞浸润和保护血脑屏障,对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进行干预发挥药理作用.中药单片及其有效成分能够直接透过血脑屏障,促进其他药物的渗透,同时在血脑屏障受损时降低其通透性,修复损伤,保护脑组织.通过抑制缺血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其介导的促炎细胞因子在缺血区产生微粒,生成促炎介质,增加黏附分子的表达;同时,中药可抑制血管瘤,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损伤,调节转录......

    作者:周文瑾 刊期: 2019- 01

  • 肾间质纤维化中西医治疗进展

    西医治疗肾间质纤维化(renalinterstitialfibrosis,RIF)常用免疫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维生素D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MicroRNA调节和靶向药物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中药虫草素、芦丁、大黄素、姜黄素、肾气丸、黄芪汤和黄葵胶囊均有抑制E......

    作者:朱青青;李雪玲;钟逸斐 刊期: 2019- 01

  • 中医药在甲状腺癌术后的应用

    甲状腺癌术后证候虚实夹杂,早期以实证居多,中晚期以虚证居多.中医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总结出甲状腺癌术后8种中医常见证型,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风热犯表证,治以疏风清热解表;肝火旺盛证,治以清泻肝胆实火,软坚散结;气郁痰阻证,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散结,理气止痛;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润咽,破血消癥;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补血;阴阳两虚证,治以阴阳双补;瘀毒阻......

    作者:邵灿灿;韩青青;胡晓;王萍;刘元炜;燕树勋 刊期: 2019- 01

  • 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的主要内容及性质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为余云岫晚年所作,是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广雅》5部汉魏时期的文字训诂要籍以及《十三经》中的疾病和证候词汇及其古注收集汇编的一部著作,在系统研究病证词汇方面具有开创意义.通过对义疏与训诂定义的辨析、余云岫自序的介绍、全书体例以及按原书分卷次序内容安排的介绍、单纯引用疏解旧注的按语方式和训诂学与词汇学研究内容的异同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明确了《古代疾病名候疏义》......

    作者:李曌华;王育林 刊期: 201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