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往期目录
-
1999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医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红花刺槐花致毒性初探
陈志红;许杜娟;陈腾;龚海燕;雷敬卫;罗晓
关键词:红花刺槐花, 毒性成分,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摘要:目的:提取红花刺槐花的挥发油,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其毒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花刺槐花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程序升温对红花刺槐花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用NIST11.L标准质谱库对检测到的峰进行初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从红花刺槐花挥发油中检测出的化合物有34种,主要包括:烯烃类、烷烃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等.佳程序升温条件为:60℃以3℃·min-1升至180℃,保持5 min,然后以5℃·min-1升至280℃,保持5 min.红花刺槐花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0004 mL·g-1.初步检测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2,6,10-三甲基十二烷(1.18%)、反式-橙花叔醇(2.02%)、反式-金合欢烯环氧化合物(1.89%)、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5.33%)、棕榈酸甲酯(1.77%)、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3.97%)、植醇(6.01%)、十六烷酸-1-甲基丁酯(11.6%)、正二十一烷(12.48%)和正二十六烷(2.81%).初步推测2,6-吡啶二甲醛3-(苯基甲氧基)-双[甲基(2-吡啶基)腙]可能为红花刺槐花致毒成分.结论:本实验方法稳定易行,初步推测利用红花刺槐花的致毒成分可以制作潜在生物农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