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河南中医学院主办,定位于科技期刊学术类,以探讨中医药基本理论,报道中医药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进展有以及河南中医学院各学科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展示河南中医学院学术发展风貌为己任。
往期目录
-
1999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医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中医管理局全国优秀期刊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经脉学、经络学、血脉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张柳青
关键词:经脉学, 经络学, 血脉论, 循经感传导, 中医理论, 针灸疗法
摘要:经络学说起源于循经感传导,对经络本质的解剖研究早起于《黄帝内经》.经脉学、经络学、血脉论本是一家学说,即经络学说.经络学说的发展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经脉学阶段,这个阶段从发现循经感传导现象到形成以经脉循感线为基本架构.第2阶段是穴位的确定和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从经脉循感线起点,到灸疗部位,经过炊灼孔窍,终确定和形成穴位.从循经感传线路到穴位的确定和形成标志着经络学说从现象观察到实践总结上升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通过再实践再总结终形成基本完备的经络学说体系,指导临床医疗实践.第3阶段是从解剖学的角度研究与循经感传导线路相对应的组织器官,依据解剖的结果而形成血脉论.由此可见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非常清淅,经脉学、经络学、血脉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友情链接